周六之趣(外两篇)
编者寄语:巴山学者李开成,是一名达州少有的知识面宽,理性看事物的人,对事物喜欢刨根问底,有一般人难得的品格。他的作品看似简、短,如果细读,精思,原来是深藏着许多人难以见证的历史、哲理和人生真相,所以特推出几篇,供大家闲雅阅读,以益志趣。

周六之趣
巴山学者 李开成
昨周六,农历六月首日是谓盛夏,再一月便立秋了。是晚与诸友小聚,公干之外提有几个饶有趣味的话题。晚10时回家,夜半突发瓢泼大雨,雷鸣电闪,清晨未歇焉。这天公暴怒,不知惹出多少次生灾害。市民虑出行难,农人忧秧苗倒田,沿河则惧大水漫灌也。美国全国大旱,连日高温,连寒带之加拿大俄罗斯气温也超50度。科威特更达70多度,地球温度哗变也。东京奥运将首现无观众比赛,其意义锐减,更不要说赔本买卖将寒心史册。美国从阿富汗悄然撤军,20年平乱灰溜溜逃之亦为千年笑柄,有始而无终形象再吹亦无用矣。大英效美欲返亚太振军威,其巡洋舰在黑海遭俄罗斯投弹一吓,怕是旧梦难寻。呜呼,世界军备空前,就一个忌惮中国当今伟大复兴。可见美国秉持富者恒富,穷者恒穷之哲理思想与心理,卧榻不容他人酣睡矣。
有朋友说到德,何谓德呢?德之本义三正:眼正、行正、心正。何谓正?正者当也,居中而不倚也。由正、当、中引出平、顺、宜,由平、顺、宜引出得体、圆润、健康。故德者健也康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健对人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阴对厚德。阴者柔也顺也康也。康由广与隶组成,表广大的顺。因此,德是宇宙演化的健康物、正向体。德是宇宙的正能正质正慧正光。马王堆出土帛书原名《德道经》,之前更早的版本皆名《德道经》,说明什么呢?说明德是高于道的,德是宇宙的内光,道是内光外现的痕迹。老子德经开宗明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什么意思?有德的人从不夸德炫德,正如花开美丽而不自知,水利万物而不自矜。德啊,谨守自己的健康与正向演化,其它皆是形式,皆是外表光鲜。用德来观照世界观照人类,是不是一切冠冕堂皇信誓旦旦都一目了然呢?有朋友谈到了中医,其曰:中医来自生活,生活处处有中医。很以为然。在中医看来,天地万物皆入药,盆瓢锅碗皆治病。中医宛若一位美丽的陪侍,你热爱她,她热爱你,贤惠者顺也,一切不平不顺都是病的起因。哪一个神仙不善容慈祥、内心瑞安、仙气飘飘呢?这位朋友本就身怀绝技,其不仅善言更善行,亲见瘫痪病人经他之手健步行走,不仅感概甚之。赋词一首“时光饮寂寞,琴声凉,委委碗婉,不可名状。风在叶尖舞蹈,滑一跤,跌落凄惶。雨压花瓣,一声叹息,红卧山岗。夜长长,雨敲窗,鸟无眠,空林无语,色苍苍。”
道哲与日常生活
道哲具抽象之义,所谓抽,拔出也,犹如跳出平地登高点。日常乃具象之义,所谓具,共置也,犹如各物堆放一块。抽象指能举一反三,取象类比,即所谓归纳能力。演绎指将归纳的要义、原则、规律重置日常具象生活,去解释、分析、斟酌,从而一事一议去处理。哲学家即生活大家,生活处处彰显哲学。老子一生干了三件事,一是研究道并著书立说。二是授徒如对孔子、尹喜。三是骑青牛游学。三者中前者尤甚。儒学为何成功?孔子将道哲置放人伦,高傲学问重回生活大地,其也干了三件事,一是做学问,删订五经。二是游说国君,祈使仁政。三是游学,桃李天下。孔子三件事干得都漂亮。道哲用于军事,孙膑大放光彩;用于纵横,始有张仪苏秦。臂划人生,范蠡张良在上;引入书法,羲之真卿留芳。反观抽象不与具象为伍,赵括布阵,纸上谈兵;筑心炼丹,阳春白雪。张三丰纠结桎梏,王闿运扶佐傀儡。
比如观象,天象、地貌、社会相、人相、心像是不是都是貌相呢?那么貌相学有没有道理呢?将广袤之像抽象规律,用之解剖具象,是不是更一语中的言之有理呢?比如通神,将一物与它物通谓之联系,将它物与另物通谓之拓展,若一物通万物是不是谓之神通呢?神通就是没有范畴,没有区别,没有阻隔,运化自如。由此可知哲学在日常生活大有用场大放光芒,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所谓做一事专心一事,是不是高质量呢?所谓网开一面是不是不把自己逼上绝路呢?所谓学问不化入生活是不是作茧自缚呢?所谓处认真与不认真之间才叫圆融呢?生活是海水,滋养学问;学问犹芳林,美好生活。学问者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和丰满的自信量力。
格子物语
格子物语之一
有茗楼曰格子,近些年与知远先生常去那里晤会深谈,留下许多格子物语,记录几则:
问:何为国学?
答:广义上一切中国思想学问皆为国学,国学是文化之园芬芳扑鼻之奇葩。狭义国学专指中国传统意义的经子史集。经指诗、书、易、礼、春秋等十三经。子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如道、儒、释、墨、兵、法、名、阴阳、纵横、农、天文、数术等等。子系尊称,如汉代董仲舒称董子,宋代朱熹称朱子。诸子并起不仅是中国文化盛宴,也是整个世界思想高地,表现了人类心智成熟。史是历史如左传、史记、吕氏春秋等等,中国将修史敬若神明,诚如灵兰密柩,史乃包罗万象之百科书。集是个人或名家的汇编如四库全书。国学在每个时期代表了民族思想的最高水平,像一道绵延的风景高耸大地,铸就了华夏族的国魂与脊梁。不知国学就不知中国;不知中国就不知世界。
问:马恩主义与国学关系?
答:马是西方严谨的学者,其一生基本在英国图书馆渡过,其主要著作为资本论。马与一切圣贤一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独立思想的品格。其无产阶级理论旨在打破无产者与资本的对立,企图建立无阶级社会,共产党就是依据其理论而建立。严格讲马之主义在中国已经具化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后来者都是这两个理论基础上具体实施政治方针。从这两个理论看来马主义是一个不断在中国化的过程。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保留了马的宗旨,而走的是中国特色的务实道路。可以预料,将来的政治家会走马与中国国学兼容的道路。谁能兼容其理论,谁会青史留名。顺便说说,国学与西方一切思想没有冲突,中国国学本身有巨大之开放性包容性,这已被历史反复证明。
问:个人可以做什么?
答:个人不能高于历史。任何个人在当时期都是带着镣铐跳舞,人的困惑是失去方向的困惑,是失落希望的困惑。前者让人找不到自己价值的出路,后者让人无法酿生勇猛精进的豪气。这其实是民族的整个国学失忆所致。了解了这一点,你就知道内修是永恒的主题。内修的伟大意义在于,你是一块沃壤,就必然长出丰茂的庄稼,既膏腴自己,又是影响世界的风景,而世界与历史是不同风景的相互映衬而已。
格子物语之二
春日之格子,乍暖还寒,窗外绿叶,款款而生,与知远相对而坐,茗飘话语。
问:何为儒?
答:儒是全世界第一个专讲人伦关系的学问。其发轫孔子,丰富于孟子荀子,在两汉系统于周敦颐董仲舒之经学,在魏晋演变为何晏王弼之玄学,隋唐之际糅合佛学,宋明之间发展为程颐程颢朱熹之理学和陆九渊王阳明之心学,清末民初之际严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糅合进西学,近代当代梁漱溟熊十力王国维陈寅恪冯友兰季羡林杜维明范曾李学勤沿革儒学,独守斯文,企求儒与当代中国国情结合。文革和市场化三十年反向证明中国当代亟需能将儒与马恩主义深度糅合的大师。儒的做人标准是君子,风范叫斯文,儒的内心叫仁爱,品格叫德行,儒的处事为中庸,理想叫大同。儒在全世界都具恒久普世价值 ,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不竭源泉。孔子是世界语和世界符号,其君子哲学魅力流芳乾坤。
问:儒与佛道关系如何?
答:道学奠基于老子,丰富于庄子,是中国第一个系统化哲学体系,其带有很大的东方思维特点,就是从天地演化规律来看人的祸福,从而得出以静制动的结论。这种思维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语言系统、性格系统、文学艺术审美系统。在儒学的骨子里我们到处可以捕到道学风骨的影子。佛学发轫印度,其精致的物理因果轮回原理与中国的敬天而事哲学思想一脉相通,故形成儒释道并举的局面,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辉共映。顺便说说,全世界一切伟大学问都有幽旨相通之处,不过各有其表现形式罢了。相比佛道而言,儒更具操作性,更加生活化,故儒在国学中居主流地位。
问:我该怎么办?
答:人生来世,首先是做人。以儒学为代表的国学其伟大意义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人。李斯才绝,助纣为虐;和珅聪明,贪婪成性。若人人君子,从我做起,得失有度,相敬若宾,不是大同又是什么?从领袖到凡人,无不是从我而及友,从友而及人。一个在朋友圈得不到信任,产生不出魅力的人放到哪里都无法有斯文光彩。故儒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子物语之三
上午之格子茗楼有些清冷,就像王李二位先生的清谈。然清冷之地酿生奇花异草,膏腴之处遍出大众产品,这是宇宙大化的诡谲。
问:如何理解易学?
答:易学就是变化之学。宇宙喷涌的各种质量形式大到日月星辰,中到风雨雷电,小到祸福斗移让人感到命运无常不知所措,有问题就有聪明关注,易学就是研究变易的学问。其起首伏羲八卦,定型于文王八卦相重得六十四卦,普及于孔子。孔子删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易为首经,乃中国全部文化之源头。其一是历史久悠,其二是体察宇宙万物变化之哲学博大精深,其三是凡先秦及以后大儒无一不发奋研究,其四是对世界的重大影响,比如对莱布尼茨发明的计算机。易学不是简单的占卜之学,而是包罗万象的巨大哲学体系。其主要内容是象数理,其研究对象是天地人,易经中有道,有德,有天地物理,有绝大精神世界,而占卜和预测是其生活操作功能之一。易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其辩证思想和抽象与具象结合的普天原理中国独具,翘楚世界。
问:国学与当代生活关系?
答:国学在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变化发展,凡有成就之大儒不是抛弃而是在承继中结合自己时代创新,从而让国学之血鲜活。五四打到孔家店是激愤之举,就在那时国学反繁荣昌盛大儒辈出,然有梁启超之少年中国说和杨度之湖南人歌激扬天下的惊鸿之作。文革对国学摧毁,乃权力之需,无需大惊小怪,绝处逢生是历史反复证明真理。可以预料习以后将是国学大发展,道理非常简单,国学于民众有千年牢固基础,是支撑民众生存信念的道德灵魂和宗教情怀,共产信念只能是国学基础之上部分精英的理想信念,其首先必具大众信念,然后用事实去比较和证明自己的党内信念,二者不冲突。也就是说,共产党人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国学家,其次才是一个最富牺牲精神的共产清教徒。国学和共产主义都不是拿来好看,而是用之生活,帮助生活,美好生活。对一切富于牺牲精神的大德,我们都该敬仰。所以,那种把马恩与国学割裂,把共产党精神与圣贤二元的观点是错的,如果这样,国学还谈什么走出国门,与西方形色思想交流兼容呢?文化自信何在呢?
问:我之生活如何?
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该立志圣贤,都该创新国学。越是道德凋敝,越显青松本色。华夏历史之乱少了吗,况现在乎?文明、礼貌、道德、仁义、责任这些美德任何时候都幽兰馨香。许多人对社会、对别人充满抱怨,其正是无国学根基之表现。社会永是正确的,因为它存在;不正确永是我们自己。社会是浩荡的人流,一时的不良不过是小丑挤在在了人流前面,到底是看小丑的脸色,还是玉树临风地表现自己?生活是自己的事,其它都是身外物,所以,愉快在自己的路上吧。
格子物语之四
淅沥细雨挟瑟瑟寒风于窗外,浮雕出春天逼真媚变的情感,雨刚停歇,阳光盈盈漫卷,情绪中人永是屁股决定脑袋啊,天人同理。
问:死儒与活儒区别如何?
答:问得何等好啊,提问与回答本身都需同等水平。孔子仅是儒的一个符号,后来的饱识之士都是儒之大厦的添砖者,如孟子的民本,荀子的法治,两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魏晋玄学对儒之道学元素的提升,隋唐佛学对儒佛交融的有力促进,宋之理学对儒的哲学气理极大饱满,明代心学将儒纳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伟大实践,清末民初西学入儒,随后是文革儒之凋敝和改革开放下的重焕青春,当代历史杜鹃啼血般殷殷呼唤能将儒与马恩及世界各族文化整合的大师。儒的外延不断嬗变,内涵升华,而魂魄却一脉相承。孔子之儒重点在礼,一生致力于周礼重建,故把毕生精力花在整理经典文献,顾不得自己著书立说,《论语》是学生们记忆而成。如果后来者也拘谨于此,儒学就死了。所谓活儒是每个时代知识精英要有解决自己问题的理论智慧,有绵延不绝的新原创喷涌。当初说邓背离了毛,其实是将毛教条了,邓让国人吃饱穿暖了是不是对毛的最大尊重和核心价值的高扬呢?
问:何为圣贤精神?
答:圣贤是一个高度,是有普渡天下情怀的人。中国自古有圣贤传承,从轩辕、尧舜、大禹、成汤到文王武王,其一是克己奉公如大禹之三过其门而不入,其二是情怀高远如轩辕各种身体力行的劳动创造实践,其三是公德高尚如尧舜逊位,其四是智慧丰满如文王演易和武王伐纣。一个人有无圣贤情结,不是看他漂亮的语言,也不是看其光鲜的头衔,而是看他在生活茂林涓涓如溪的实践。不要将圣贤完美化,每个圣贤同具人性弱点和瑕疵,有缺点的圣贤才真实。我们主要分辨其人格是否光华情结是否博大,圣贤像长者像兄弟姐妹像诲人不倦老师那样有温度,有高度,有亮度,有深度。过往的圣贤宛明灯高悬华夏,要紧的是发现、歌颂、产出新圣贤。
问:如何学?
答:学习重在悟,首先要敬,以虔诚恭敬事之。当代人最大缺失是不敬,敬而有神,不敬神失。神不至,则天地黯然。其次是行,肉身体悟,疼痛自知。一个人讲出的道理,是他自身实践的结果,宛肉体绽放出花香,就会真。真知灼见,既不迷惑自己,又不糊弄别人,久而久之,真切自然坦荡自信,肉身与灵魂都会嬗变,会有神灵乍现。这种大美之径繁花盛开,实乃习学之康庄啊。
格子物语之五
时光荏苒,春往秋来,老者日增,去者渐多,来者面生,于兹衍生许多养生学、快乐学,高度老年化成新常态。
问:如何对待日暮之生?
答:人生不同段有不同主题,如一首曲子之旋律变幻。中国人口结构老态,养生、快乐概念流行,然主流舆论多围绕上班族进行,形成主流语汇与边缘老者语汇二元。老者沦为社会看客,或养生,或寻乐,或堕为尖锐批评者,社会对之束手。我意以为社会应开发老年力量,建老年研究局,而非老干局;对老者不仅关怀,更研发其作用,这是一面。另一面老者当老骥伏枥,非乞求尊重,而是自重;不仅追求健康;更追求健壮。惟强壮方生精进之志,沸腾澎拜之情,心以身为载体。强壮为何物?乃青春延续不二之标志,其它都是虚高之语。有劲,有力,有渴望,有冲动,有理想,老者智慧和青春激情结合,实社会极大财富。
问:如何渡每天?
答:太阳每天都新。我以为首先保障每天都该强体,进行力量训炼,力量与形体并重,生理与心理齐飞。其次利用智慧反思生活,中青年陷于工作,思考是短板;老者回首过往,思考反成长处,讲学布道尤为强项,可随时之。其三衍生爱好,丰富情趣。其四延伸思维,静观天地,空其灵,结其丹,铸金刚身魂。其五是为人师表,玉树临风。生活不争对错,而是盎然其趣。
问:你当何如?
答:世界没有理论,理论是当事者的实践浅谈。一个人没有亲历、亲为、亲验而宏论滔滔,多是人云亦云。文字该如血肉之浆喷发,释氏、老子、孔子、轩辕最大意义是真。无真整个人类所建理论与价值大厦顿刻倾覆,会人人惶恐。妄言、轻佻、私心、鬼祟、虚荣、偏狭 、不恭是为文大敌,将自己推至万物相克地位。学问、思维、生活、思考、肉体是一体化系统,用一体化面对宇宙,才可成与其共生之微部。可用此观点扫描一切学者,世界不需要人的过多宣言、口号、理论,惟血肉喷香的物理行动方翩迁生活。
格子物语之六
风雅仲夏,绿意汹涌,黛色莽苍,天地大美,若人驰剽悍,鹰翔长空,思犁深邃,宛花艳枝头,日凌霄汉,星烁夜空矣。格子夜,灯朦胧,琴叨叙。
问:何为美?
答:物之钟灵毓秀濡人之心眼,颤人之魂魄也。美为物之精,谙合人之神,犹山泉揉弦,清风抚肌,霞涂胭脂,雨幽心扉。物竞丰美,人逐芳韵,自然法则也。故人喜美酒美食,闻美言美声,揽美人美色,赏美文美诗。美系主客交融共鸣联袂翩迁。外在之美皆为静态美,惟动态乃若清泉泊泊,山花烂漫,生命绵绵。
问:何为禅?
答:静态为理,动态为禅。理若廖郭分明,禅若流水潺潺。拘理则画地为牢,禅慧如别有洞天。故理者极易被理害,走进死胡同;禅者永有驿动心,于极地峰回路转。禅眼里宇宙是混沌,了解这才知人心叵测之原理。
问:君如何治之?
答:惟美一生,当然之义。以一美代万美,乃最大法门。一美者:心美、德美也。心为思维思想之神,德为品格品行之巅。神独立于巅,万美浩荡其下也。再以禅滚动其间,犹水卷山峰,活力莽苍也。
格子物语之七
《石窝禅月明》写就,万源之行感悟基本泻尽,柔和的灯光洒在格子咖啡屋大厅,知远和我啜的是中国竹叶青,中西合璧已全然俘掠生活矣,无意好坏,欢娱其心理及功能快感,这就是当代。
问:中西哲学差异?
答:您刚才讲国学核心是情怀,说得非常好。中国哲学最大特点是道德高奉,是道德哲学。中国天人合一思想让其哲理天生情感,所以这样的宇宙观有温度,有道德,有情怀。同样是问天,西方哲学抱非常严谨的态度,其哲学排斥感性,思维在冰冷的理性穿越,是建立在全部自然学科基础上的极尽认知 ,乃至苏格拉底明知危险,也甘掉脑袋去捍卫真理高昂的头颅。由于西哲的这个特点,在具象中即表现为法理,在西方,法理就是真理,所以西方人的亲情屈就于法理之下,西方人的市场严谨于法理之中,西方人的情怀是公平、自由、平等高于一切。
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东方先圣传统,中国哲学是道德高于认知,因此其更多在人的教化上做文章,中国哲学始终围绕怎样做好人来进行。严格讲中国哲学是知行合一的,这也是明代哲人王阳明最伟大的地方。如果在西方哲学是工具,那么在东方,哲学就是人的目标,伟大的哲人必是伟大的先圣。西方哲人二者可以分裂,可以是认知巨匠,道德侏儒,比如黑格尔、歌德、卢梭等。
问:如何对待之?
答:东哲西哲好比世界阴阳两面,乃各自土壤开出花朵。纠结之人都是拿一方之优攻它方之劣,典型如拿西医攻击中西。若循 此思路,万物就不存在各自价值了。真正大师都是喜欢整合各种异己思想的人,而不是简单排斥。比如黑格尔对老子思想的研究,比如胡适对西方杜威思想的研究,连那马克思的引进,不也是东方对西方哲学的汲取。历史的幽默在于文化的普泛有一个渐进过程,更有无数反复曲折与磨合的过程,就好比家庭中人。有的人连自己家庭关系都磨得精疲力竭,遑论其它。明白这个道理,激动不如平静,时间法则是真正赢家。
问:君如何:
答:在我眼中哲学是活泼之生命,是神灵,是个人生活之全部。哲学是一个人表现之全部日常。
格子物语之八
仲夏景色迷人,微信如影随形,这年代有趣啊,一方面任何人都信誓论证自己的正确,另方面又于实践疏离君子风学术范圣贤情。现代社会人的言行日愈割裂二元,具体表现为社会政治之风与市场经济的割裂,官场文化生态与民间文化生态割裂,道德礼仪律人与律己割裂,社会秩序显规则与潜规则割裂。割裂就是使之对立或对立的强化,所以不管国际还是国内,各种矛盾凸显,各种关系紧张,各种现象层出,各种心理多元,各种言论缤纷。惟上午格子茶客不多,正值清静。
问:如何观察当今社会?
答:跳出庐山看庐山,但在观察时我们往往忘这一点,故屁股决定脑袋是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是用自己屁股处的位置说话,以自己利益作出发点,此种表达的往往是情绪而非理性。情绪与理性的区别是,情绪是破坏性的,理性是建设性的;情绪是不负责任地给社会做减法,理性是担当性的给社会做加法。对社会或一个人,批判简单建设很难,因此,古今中外批评家多,建设家少,所谓中国圣人都是有担当的建设者,西方之耶稣也是这种人。
问:怎样当好建设家?
答: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人无法选择无法回避的,要像战争一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看社会脸色,不管别人声音,坚守自己信念,这就是独立思想。历史留位置者,都是具独立思想的人。独立思想者不会去与社会死缠,不会去和泛滥观点的人死磕,而是找聪明自我的路,精力花在构建自己青山绿水底蕴上。所谓社会是历史的事,所谓生命才是自己的事;历史是既定,生命才是自定。孔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皆大彻大悟,其一生不去费力改造社会,而是圆融在自洽境界,去范式和影响社会。中国哲学奥秘在于,不是判断学问,而是趣味学问。
问:君何为之?
答:君子吾日三省。不断看到和改进自己不足,就没有精力去多评判社会和别人的不足。每个时代都有独特风景,有相应的白天黑夜,生命是经历,慧者叫明白地经历。
格子物语之九
格子,咖啡厅名;物语,即语物,动宾结构颠倒而作名词。现今人与人深刻交流寡,热闹都是浅交流。人类意识由直觉升至经验,分野出大致脉络。一脉神话,神话赋予自然神力以人格,形成图腾膜拜,图腾为民族灵魂摇篮。一脉自然学科,科学发见与经济活动衍生财富成为社会生活基础。一脉宗教,乃人神相通寓所。一脉文艺,乃情感芳林。一脉哲学,乃站立意识之巅对万物的反思。当然上述区分也是姑妄,实际上各形态是犬牙交错,比重不一。
人根据基因特点从事不同的喜欢。从事自然学科及经济活动是多数。宗教中的职业者专司祭祀与布道,其余泛众是信仰。文艺初始是情感宣泄,现变为表演,香艳人的精神生活。哲学是思考,因此哲学演变为纯粹道理及相应的思维方式,抽象性注定了其阳春白雪属性。除此还有一类形态,即社会管理衍生的政治,其夺颖而出有力压群芳趋势。这样扫描目的是什么呢?其意在指出人的活动都是既可区别又非常混沌,就像在东西南北方位间有大量中间地带,比如好的文学作品,其中有情感,有宗教,有哲理,有人文经济价值,则饱满光彩。再若政治家有宗教情怀,有文艺风韵,有科学头脑,有哲学智慧,则旷达儒雅。单纯正确很可爱,然放在复杂怀抱,其正确就会失之肤浅。世界从来就是兼容的,各国人类都源自非洲,各国版图也处不断修正过程,南斯拉夫裂变为斯洛文尼亚等六国,而东西德国则合并走向了统一。每个人都命定历史,无法选择,但可相对选择自己方向。政治人物貌似在选择民族命运,其实是选择自己命运,民族命运不过承载其个人命运之上。因此政治人物的个人情怀非常重要,秦皇于历史伟大,于情怀非也;屈原于政治失败,于情怀伟大。宗教人物有无政治情怀呢?不过政治方式不同罢了,老子的《道德经》是哲学穿着文学外衣,《黄帝内经》是透过医学阐述哲学,李白诗中有道,杜甫诗中有儒,王维诗中有禅,读不出内核就无法共鸣他们内心。就每一事物而言,于混沌细分出不同内涵,又在细分中抓住混沌全貌,方是智慧。
智慧是这样一种东西,面对任何境遇,那么多长叹短吁干什么呢?境遇都是外物,外物是一个集合体,是时空玩的游戏,任何个人只能把控自己。外物就像硕大的背景,你只管演好自己的角色。若演得精彩,你和背景就浑然而成风景;如果老是去关注背景,就像荒自己田去种人家的地。这是人生根本智慧区别所在。相比而言,三十六计,或者现今无数的心灵鸡汤都是大智慧下的中小智慧。格子物语到今结束了,任何沉迷都会遭遇厌弃,如同在理性的幽径穿越久了,则该到感性的芳林去透吸空气。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物好什么事物不好,一切都是妙然相机。什么叫活,相机叫活;什么叫死,机械叫死。这是生之命与死之命的区别。
格子物语后续
问:你对中国梦的解读,
答:梦是一种伟大的想象张力。中国是世界极少数有完整神话故事的国度,故有充沛的想象历史。五千年来,中华先祖就用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理想占领人类认知高地,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和,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从近代看,中国梦提出的依据是两个百年。一是184o到1949年,这个百年中国丧权辱国,从林则徐到谭嗣同,从孙中山到毛泽东,无数仁人志士企图变革图强以实现强国梦想。一是从1949到2050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决心带领人民实现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便是中国梦的实在价值,其潜在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现实操作性。习近平总书记是有伟大抱负和高蹈情怀的领导人,必须走近其情怀来理解他所做的一切。
问:你对依法治国的理解。
答:宪政是现代国家的立世之本,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每个公民敬畏的准则和必须遵守的底线。共产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他们不但守住底线,还要站在文化和道德的高地率先垂范,所以,共产党的宗旨意志体现于宪法是顺理成章。我们记住,共产党内有若干害群之马,更有焦裕禄、朱镕基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彪炳榜样,有习总书记自爆家底廉洁奉公 这样的领袖。历史总是这样,骄奢淫逸会给社会带来深刻危机,而深刻危机引出力挽狂澜的巨人,中华民族的绵韧曲折及波澜壮阔表现于其全部历史之中。
形势如何变化将来中国如何发展,中华先圣的大同情怀和天人合一思想不能丢。民族无根就会失魂,个人无家就会流浪。泛物质化是一种表象,是对物质匮乏的肤浅报复,而中华国学永是滋润中国人生息的黄河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