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分会活动>>正文

大竹国学分会诚邀张筠到鹏翔学校论坛“先生”

作者:王忠权 来源:原创 发表于:2019年05月17日 文章点击数:1320 【打印】

 

本站讯  511日上午9点整,应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大竹国学分会珍德国学馆馆长王登树先生邀请,中华孔子学会会员、知名作家、南充市顺庆区文联主席张筠女士,以《好学悦乐过平生》为题,用生动详实的史料及当今典型人物事迹,旁征博引经典,喻义深刻的风格,为大竹县鹏翔学校留守师生及达州市、大竹县党政机关部分人员及各界人士200余人论坛“先生”,多次赢得热烈的掌声。据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一位领导称:“她的论坛充满了正气,证实了学好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恢复纯正民风最具特色的内在动力!”

鹏翔学校校长吕隆健介绍说:张筠女士在全国各地为党政干部、学校、企业、社团有针对性地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500多场,经王登树先生牵线搭桥,先后数次来大竹为各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听众场场暴满,座无虚席,这次我校有幸请来论坛如何做好一个“先生”,值得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及学生们好好学以致用。

张筠针对听课主要对象是老师,古时称为先生。什么是先生?她认为具有“骨峻峭学养渊深;九皋,德隆望尊因材施教 著手成春桃李芳菲,世安民”的标准就是。先生的生命象应是人不亢不卑,重若滋滋有味,学养深厚大成;定有力,眼神灼灼含光;。达到学悦乐,成为学校的明星;德修,成弟子的福星;德高望重,成为后人的星。

接着从三个方面进行论坛:第一是好学悦乐,成为內在有光的人。从精神层面先讲了一个故事:有叫卡比,在他成道之前是在布时唱歌跳舞,尽管布质较差,但别人却喜欢买他织的布,因在的品,那就欢乐做事,充满光明。用孔老夫子的话说:人活在世上,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命需要充实,境界需要提升,所以一定要学,学能涉及人生乃至天地万物的一切内涵。时习就是随时去实践,能下学人事,上达天理,对自己生命负责,就如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一切禾苗就会蓬勃旺盛地生长一样的境界。像孔子秉承的那样:君子可以不一定食得很饱,有安逸的居住,但能悉事慎言、格物致知才是好。不。不为别人不解贬低自己而生气、怨恨、恼火,随时整出心量广大,境界高远,做一通透的人,就有居地一室春,出行目青山的心境。张筠用她写的诗描写了这种心境:伸出你的手,就收到一份学养,一份修为,一份情意,一份阔达,一份云开见,一份长风当襟,与善人为伴,与世人分利。坦言出一个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要珍惜每一天每一刻,不要把时间无聊的人或事去浪花费,获得好处要与人分享。人终归要死的,不要买自己用不上的房子,不必挣自己花不了的钱。

 

第二是讲要眇宜修,让亮人生。表象会义深刻的中文字,滋了素洁温润的中女子,鼓舞了向的中长期用经典薰染的女子毫,就算年,也像草木一。而那些满腹诗书的男子,神俊朗,遇事有担当独处有姿,好生人心安!讲完眇宜修的意义后,用实例展示了423日世界读书日,各地读书学习的盛况,无不印证蔡元培所言:“只要培养大批者,家就有希望。”

作为先生修的途,儒家认为:尊重传统,关怀社,重教育。即贯穿去、在、未时间中,既可承先人的智慧,也能自身的任,更应该促成子的幸福,就可以成君子,并影他人也成君子。所“君子”是最高典是“人”,具体表现在文、行、忠、信四字上。学好文化知看你履行所之道的行,在待人事中体现出的忠和守信。“文”和“行”属于外在的修,而“忠”和“信”在的修。外在的修养虽是在在涵打下基,也是造就在人格的必要件,从古至今,这是必经的规律。她以习近平同志为例,从16岁当知青开始,阅读了《向度的人》、《史》、《春秋》、《诗经》、《礼记》、《管子》、《取》、《苦难煌》等,传统文化的典籍占了很大比例。当知青的读书,到地方任职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亲为,从总书记考察曲阜孔府,到大型会议、考察、访问等合信手拈的古诗古词征博引佛教及国学经典,无不为我们树好了榜样。李克强同志的老诚乃国学,在安徽省文史工作。他父托李诚开说文解字课时,老师就谆谆:要多《史》、《汉书》、《后汉书》、《治通》等史,要整段整段地背《昭明文》、《古文辞类纂》等。今日的学养,全赖当时学国学经典打下了基础。还有、李政道、丁肇中等不是伴随学习国学经典成长为名人的。故孔子感概:疏食水,曲肱而枕之,亦在其中矣。不而富且,于我如浮。《论语》更是道破一切因果:古往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修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读经是提升全民文化教,培中西文化交流互惠的良方。越早诵读,越有障。反复诵读,直到背诵。典是人最具智慧的记录圣贤的教导会在生命里产生作用,能引导人生正确的方向和决策,一有高度文化教的人更能改变命运。对待孩子教育时机上,以童少年主;在教育方法上,以反复诵读为主;在教育容上,以儒道典籍为主、中外名著为辅,313岁主要读学庸》、《论语》、《孟子》、《易》 《诗经》、《老庄选》、《佛经选》、《》、唐元曲、中十大悲(喜)现当代文、外选,采取读、师导读、读、学生作文写体会加深理解。她列举了南充庆区谨谦学学习的涪江路小一年级学生唐渝舒,六岁时能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长达16600字,且一字不差。八半能背诵《四》、《易》,《诗经》,《古文止》80篇,唐诗宋词千余篇。记者采访她妈妈翟莉娟时说:当初只是想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薰陶,修养良好心性,并出示了女儿读经记录详细记载了阅读时间容。唐渝舒也说:自己开始也不是很喜欢国学的随着会背的文章越越多,便逐惭爱上了国学。每当背到“有朋自,不亦乎”心里确实快乐。由此可看出,良好的兴趣和习惯全靠从小养成。

讲到先生的任时,她用《易·繁辞》曰:鼓之舞之以神。每日鼓孩子心胸放,生命象不能短促。既让他知道人世艰难,但更要明白人生易、欢乐,需要精,豁,如此以来孩子就会在学习上长进,有格,有值,就幸福之杯满溢。章和先生在《伶人往事》讲京名家马连良,少年晨起功,大雪狂飘地落,仍金鸡独立,手,腕,拿手,每一个动作都要做很长时间,而此剧团的其他成员还在睡中。那一代的梅芳,程秋,苟慧生,鑫培,言慧珠,不是在父一一,手把手,一音一眼神的百遍教,千遍,慢慢具了尊气质。到此筠引用《劝学篇》中几句作开示:天不造人上之人,亦不造人下之人。泥之差,天壤之愚之分乃学与所造成。

第三是讲先生之,提着良心的灯盏前行。张筠认为作为一个先生,仅靠好学、修行还不够,重要还是良心。她讲了一个贫穷潦倒守人的故事,故事人是与叶、潘光旦、寅恪一起被列百年史上四大哲人琦,他1889年生于江,祖先于明成祖由江南居北京,系梅曾臣子,首批留美生,1914年,在美伍斯特理工回国任清华大校教、物理系教授、教、校长1955年台湾新竹建清任校,任校长期间对师资人才格遴,尤其把人品和学识放在首位,推行集体领导的制度,为清华大学振兴做出了不可泯贡献因连年,梅琦一家人得喝不起青菜,夫人冒着寒风冷雨上街米糕养家糊口,却没动用一分清华基金让自己度难关,后来到了美,和夫人住在一间连单独卧室都有的小房子,夫人靠给饭店子维持生计。他不起夫人,哽咽着妻子:“咏华,我不起你!”仍没动过一分清基金。晚年在台湾生病住院,力支付医药费,直至1962年病逝。正因他良心办教,才使清华大学世界有名。

琦校长一生中对学生们是这样的告诫,无不体现在良心与品行方面:立正财富观钱可以证明能力,有能力不一定非要有,但有能力一定没钱一个能温饱就好,多出的人欲望需要靠修行来消灭,而不能靠多花足。再忙也要留出时间多读好书修身,追求教育上的名牌:上最好的大最有名的籍。苦基本技能。15以后,能一手又好又快的千字文,好百人以上的会议。做一个风过世面的人,到著名的大公司去见识,到最高的府去实习,不,不惜力找二、三一生相伴的朋友。达到相见没特,不想念。律、度地锻炼。珍惜之不易的肉身,身仅仅是你自己的,还有父母精血的延续。明白世界不是你一家的,必意志坚强,心量宽阔地接受面意见,才是真正自信的表。沉得住,越是晚年越光彩呈。生命能熟,富的阅历,深的智慧,淬出一特殊的人格地,有一特殊的力量,使人魂魄也之震,那就是胜操了,一派天清地。培种正能量的爱好,取做到半专业甚至专业,如你爱好国学,为之研究深透,就是一种感天动地的力量。人的一生,懂得取舍、是一种真正的修行。讲到这里,张筠用她的诗《我是如此的不一般 》激励师生要达到这种态状;我是和的低,我是光的暖,我是苍鹰翱翔空的雄姿,我是每片雪花完美的旋,我有乳虎漫步原野的真,是清泉流水潺潺婉,我更有人胸膛的勇具足古人阳气灼灼的岸,欲成大器志存高厉炼、磨、淬,在这个暂时栖身的人世,年的我如同春雷阵阵啊,我是如此的不一般!朗诵完,在场一片雷鸣般的掌声结束了论坛。

王忠诠 陈伟 李成琼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 邮编:635000 联系电话:0818-00000 传真:0818-0000000
Copyright @ 2016 -2030 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蜀ICP备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