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会长带队考察学习舟山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作者:王中诠 来源:原创 发表于:2020年08月16日 文章点击数:1397 【打印】
刘清会长带队考察学习舟山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本站讯 8月7日,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刘清,率副会长何卓、秘书长王忠权,专程赴浙江省舟山市,采取面对面与舟山市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夏明国,法人、副会长乐梅红等促进会领导亲切交谈,观摩他们学习、分享、讲解经典,察看办公场装饰等。通过全面、系统地考察学习,总体感觉该促进会深解“有为才有位”这句话,以行为感召他人的工作做得扎实,方方面面协调到位,总结出了许多可行性宝贵经验。
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主经验是:一、该促进会深解“有为才有位”的深刻道理,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舟山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称赞,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全面弘扬。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将市区中心一处公园的古典建筑管理房交与促进会作办公室和建立雷锋志愿者活动聚集点。将投资2400多万元的新公园建筑房,也交与传统文化促进会使用和文化经营。促进会刚成立时,市民政局还给予了2万元的启动资金。今年4月,舟山市市委、政府办公室联合为舟山市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授牌《舟山市“创益之星”社会组织》,民政局授牌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四个A级。
二是始终以党建引领,健全工作制度。该会成立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成立了党支部,坚持以党领导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制定了《促会员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常务理事会议制度》、《促进会秘书处工作流程》、《促进会内部机构设置及职责》等制度,坚持每年召开会员大会、每半年召开理事会、两周召开常务理事会,并形成会议纪要。制作促进会工作公益宣传片、《工作简报》,不断更新微信公众号。其次是引领会员学习,提升思想修养。先后在新城、定海、普陀、岱山开设、开放课堂,定期组织会员及其家人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传统文化经典,增加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每堂课都有心得交流。不定期外请老师授课,拓展学习内容,使会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再次是吸纳发展会员,增加新鲜血液。主要用读经、分享,坚持开展户外活动,做善事、不浪费粮食,爱护公共财物等行为影响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2020年初共有个人会员477人、单位会员14家,
三是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首先是该会打造了一批传统文化学习载体,以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每年组织会员及家人到杭州桐庐县荻浦村、金华兰溪县诸葛八卦村、嘉兴乌镇和南湖等地参观学习,追溯革命之源,传承家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利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组织“经典一百部”经典诵读活动,60余人坚持读诵《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等;每年组织书法公益培训课、禅舞公益培训班、古琴公益培训班、茶艺公益培训课涵养心性;还邀请宁波“读书声”创始人孙健中老师讲授“国学经典、古诗文”吟诵课,在吟诵中体验古诗文的韵味,让古诗文“活”起来;其次是用传统节日展示文化魅力。清明节联合市汉文化协会在定海海山公园举办公祭同归域活动,教育后人懂得感恩,明白忠孝文化的具体内涵;端午节与相关单位联办忆“圣贤”主题活动,人人身穿汉服,亲手做香囊,闻香识药,感知何为端午?明白爱国诗人屈源为何投汩罗江?端午吃粽子正是感念屈原忧国忧民,寓教于乐中。中秋节组织会员吃月饼赏月庆丰收,明白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应感恩农民为生产粮食而艰辛付出。重阳节为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安排当月过生日的会员及其父母参加联谊活动,通过对父母磕头行礼、洗脚等仪式,感恩父母生养之恩,明白父母亲为自己操劳和被岁月蚕食变老而生起感恩之情,从而形成孝亲敬老文化;再次是多种方式尊贤祭孔,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该会每年在9月28日,举办“文化昌国,诗礼传家”孔子诞辰纪念活动。祭典仪式庄严肃穆、隆重恢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市外优秀传统文化团队之间的学习交流,派人参加了上海国学研修中心道德大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夏令营组织机构研讨会、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验交流大会、传统文化人才素质培训班、国学与吟诵师资培训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七期电化教学人才培训等,并邀请上海顾伟诚教授讲授《亲子关系的幸福密码》、宁波方钦老师分享《弟子规》公益亲子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开拓视野,汲取先进教学理念。
四是开展学生美德教育,培养良好道德品行。首先是举办国学冬、夏令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该会坚持寒假举办国学公益冬令营,学习基础礼仪、《弟子规》、聆听德音雅乐、观看孝道文化视频等。联合舟山第一初级中学举办“中华传统美德暨青少年心灵成长夏令营”,450余名新生及50多名老师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义工全程保障。夏令营以老师授课及观看视频相结合模式,以中华传统孝道教育为核心,引导孩子孝敬父母,关怀他人,懂得感恩,提高自理能力,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普遍认可。还联合南海实验学校举办了《第七届传统文化夏令营国学大讲堂》,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主讲老师郭继承授课,1000余名中小学老师、传统文化爱好者近到场聆听。家长课上让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吕明晰老师与郭继承老师分享,800余名家长到场聆听。其次是开办国学亲子班,助力童蒙养正。该会在新城、定海、普陀、岱山举办国学亲子学习班,免费教导5-12周岁儿童。目前已开设7个班,汇集学生及家长200余人。课程有经典诵读与讲解、中华德育故事、代表分享、课后体验制作青饼、玩投壶、手推车等传统技术及游戏,走进马岙博物馆,领略海岛文化;到林家祠堂,学习家规家训;走进卧佛山庄,感受担当和责任;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洗头洗脚,送爱心围巾与水果,包饺子吃饺子,践行孝道。通过德育实践,开启了智慧,提升了品德。
五是搭建服务公益平台,加强会员情感交流,增强社会公信力。首先是发挥促进会人才多的特长,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学校、企业、乡镇、医院和社区的“五进”特色宣传活动,提高促进会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传统文化促进会的职责就是为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服好务,该会在舟山建设技术学校、白泉高中,讲授“爱国”、“孝道”课程,培养学生们爱党爱国精神。到金鹰和划时代科技气体公司讲《百善孝为先》,到螺门社区、岱山县衢山镇讲《孝德与扫黑除恶》的辩证关系,到市中医院、定海广华医院为医护人员讲授《运用国学智慧,经营幸福人生》课程,很受居民和医护人员的欢迎。其次是加强沟通联系和人文关怀,提高向心力凝聚力。每年春节前夕,该会组织常务理事参加各片区举办的新春联谊会,答谢会员及志愿者的帮助和支持,对请假、未参加学习的会员及时进行电话回访、沟通,对心存困惑的会员提供心理咨询,帮助解开心中疑虑,对未缴纳会费的会员进行沟通,对新会员申请的资料进行完善。凡知会员生日,及时发短信祝福,表达谢意。该会为60岁以上老会员举办“连根养根年夜饭”活动,分片区组织1800余名会员及志愿者免费观看传统文化教育影片《醒来之爱的呼唤》和《废柴老爸》,安排52位优秀会员及志愿者参加定海广华医院免费体检。慰问生病会员及家属,探望新生儿,送上促进会的关爱,让会员感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常务理事走访单位会员,听取需求及建议。再次是传承礼仪和慈善,彰显传统文化魅力。该会联合慈溪治要文化公司为会员陈丁力和李梦楚举办了一场隆重庄严的传统婚礼,本次婚礼共有650多名亲朋好友参加,后勤服务由150余名临时招募的会员和义工承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舟山晚报头版进行了整版报道,舟山广电微信报道超过1万人关注。岱山一对志愿者也举行了一场传统文化婚礼,会同茶文化协会向过往市民、学生敬茶奉茶近千杯,引导市民认识茶文化。邀请北京艾草堂创办人范长伟老师开展艾灸公益讲座,学习中华传统艾灸养生方法,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定期组织志愿者及“弟子规”班学子到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表演节目。走访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一定的慰问金和礼品,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组织开展大手牵小手,清洁环境卫生活动。广结善缘,组织会员购买新衣服、书籍,寄往贫困山区,送去温暖。疫情期间,号召组织会员参加社区疫情卡点防控,为在舟山的广西小女孩杨雪婷协调住院治疗。
通过调研后,几位参加人员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学好舟山市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正、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用实干展示自己,从而获得领导的认可。不要找任何借口,不抱怨,不指责,不怀凝,真正把更多心思用在该事业上;多与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协调,以全国、全省先进促进会为参照物,确定出结合达州实际,全盘谋划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路。先以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为主,发现和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促进会,对班子成员进行综合考察调整,吸收年轻且有奉献精神的人才充实班子,力求发挥最好的效力。主抓孝善文化传承为主线,带动传统文化进社区、单位,经典诵读进课堂,同时弘扬其它优秀的传统文化。(王中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