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使三百人受益的公益论坛
作者:王忠权 来源:原创 发表于:2020年09月15日 文章点击数:1345 【打印】
一场使三百人受益的公益论坛
本站讯 9月上旬,经达州市万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心发起,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全力协助,邀请了南京市应天书院院长危满天老师举办了为期3天的“幸福有方”公益论坛。为使更多人受益,地点先后选在达州图书馆、高望都宾馆,达州市万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心。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平及成员何卓、胡海军等及达州市万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心主任蒋孙安、社会各界300多人次参加了论坛。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王雪串场主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安宁,人民就幸福。而家庭的矛盾来自方方面面,如何使每个家庭都能和谐、幸福?危老师充分运用佛、儒、道、易智慧,采取图文并茂、重温古今故事,课堂唱笑,为生病者察看病源,解开了不幸福家庭的密码,深究了根源,提出了改善方法,并让使每个参加者课后分享,使人易懂易记,心灵受到震憾。
只有行孝,家庭、人生才会幸福和顺
危老师讲:人的观念决定人的一生幸福与否。许多人及家庭为什么灾难重重,不是生病就是奇祸临门,牢狱之灾,居家不和,其根本就是缺少孝道。人伦如同一棵大树,父母如树的主根、祖父母是干根,只有对父母、祖父母行孝,人的一生才会顺利。凡是忤逆父母的人,绝没有好的人生,他的子女也会不孝,一定会灾祸随身,诸事不顺。在儒教的五伦之中父母排在最前,依次才是夫妇,兄弟、君臣、朋友。可现在一些人唯宠物是宝,唯儿女为大,哪管父母生老病死?这就是观念错误,一生吃苦受罪都不知道错在哪里了。
怎样孝顺父母?应行动在四个方面:尊敬孝顺、知恩感恩、用心侍奉和服从意愿。首先要尊敬父母,尊敬是一种高雅和谐的生活品质,正如孔子所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大孝是尊敬亲爱父母,因为父母就是活菩萨,是自己的最大福田。次孝是不丧德、伤身,让父母担忧。下孝才是供养父母的色身。
其次要深知父母的恩重在什么地方?《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如斯重苦,出生此儿,更分晰言,尚有十恩:第一、 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愍恩。”其恩重得数十天也说不完,只有像地藏王菩萨、目犍莲尊者那样,才算是真正报答母亲的深恩。佛陀为说明父母恩重打了很多比喻:假使有人左肩担着父亲,右肩上担著母亲,绕着须弥山行走,两肩重担磨破皮肉和骨头即使骨髓和鲜血流满地,淹没了脚跟足踝,都难报答父母的恩德;遭遇饥饿灾劫时,为救父母将自己全身饥肉切割成碎块让父母充饥,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德;为了父母打断筋骨流出骨髓,吞下烧热的铁丸,全身烧焦腐烂,都报答不完父母的恩德。
用心侍奉,无论你对父母做每一件事,都要真心实意,绝对没有半点虚情假意。孙思邈说:凡心有所爱,不言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亦不用深赞,亦不用深毁,常须运心于物平等。武则天过去世的小时候遇见佛时,当时没有任何可供养佛的物质,她情急之下手捧着沙去供佛,佛也欢喜地接受了,为她培植了无量大福报。你真心实意供养了父母,你也培植了无量福报,如同在福田里种下了许多善种子。你有福报了,干事业、工作和挣钱都很顺利,有贵人暗中帮助你,厚德才能载物就是这种因果关系。
服从意愿就是要听从父母正确的教诲,恒顺父母的意愿。天下父母都比我们早来世间,阅历了人间苍桑,知道何该为哪该止,无不希望儿女有作为,行正业,不若事,不生病。而像《论语·学而》中说的“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些行为就不是恒顺父母之愿,就是不孝,故易走错路,受诸大苦,造无量恶业。因此,无论是对在世父母,还是对已故父母,在天之灵都盼望我们走正道,好超度他们脱离苦海。父母是三界内最胜福田,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丈夫虽应该按照妻子喜欢的方式去爱妻子,妻子也应按照丈夫喜欢的方式去爱丈夫,但必须把孝敬父母放在首位。









成就事业的力量来源于正知正行
何谓“事业”?《周易.系辞》解释为“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我们用所做的事情要施惠于天下民众,才叫做事业。危老师讲:为人民服务,为人类创造出价值才是真正的事业。要用祭祀的心态,在自己福田中种下好因,得到好果。像政府的府字,是广为人民付出,这就叫事业。而成就事业的力量看似无形,但能从智、仁、勇中展示出来,从观察、认知事物中感知出来。
智:就是要有大智慧。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必须与大宇宙在规律上相适应,你在遵循大自然规律下的意愿才能顺利满足。也就是说,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必须适应自然规律,不得逆天行事。自然规律不能改变,只能顺从。天作孽尤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如杀生害命、放水火毁灭生灵、抢劫强奸他人、坑蒙拐骗使人受损,贩毒麻醉人神智,言而无信使人受害等,诸如《太上感应篇》列举的187种恶行,都是违背了天意,因果成熟,必遭天谴。这些都是没有智慧的表现,你人生绝对走得不顺利。仁:就是大慈悲,大仁慈,对人用情要真情实感,付爱真诚。佛教视众生平等,常有放生活动,为何放生功德很大呢?放生就是救命。每一个众生最宝贵的就是生命,你杀了他,冤仇结得最深,诸恶业中,杀业最重;你救了生灵,生灵就感激你,福善积得最深,福报最大,事业顺利成就;放生就是还债,人的多生累劫以来,所造所欠的杀债无量无边,每放生一次就是还一次债;放生就是救急,是觉悟;是行菩提心、自利利他、救赎生命;放生就是方便、改命。今生的命运皆是多生以来所种无数善恶因缘呈现的结果,造善因就得善果,造恶因就得恶果,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积福行善,诚心忏悔,坏命运完全可以改变过来。放生就是解冤,化敌为友,避免冤冤相报;放生就是消灾。灾难都是源于我们以前所结的冤业,所造的杀业而来。放生解救众生的命,免除了众生的死难,也同时消除了我们的宿业,免除了未来源本应该偿受不幸的业报,这是因果不灭不爽的道理;放生就是治病;放生就是救亲,因为每一个众生在无始的轮回中,都曾与我们互为父母、子女、手足、亲眷,只因彼此业缘不同,今朝我有幸为人,彼不幸沦为畜生,放生就是救拔我们累劫以来的亲友眷属,使其重拾生机;放生就是延寿;放生就是积福;放生可往生净土、可成佛。因为放生具备财、法、无畏布施,同时具足六度般若,一举尽得,修行人以念佛、禅修为正行,以放生为助行,如此修行,如顺风之帆,顺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多,成佛指日可待。仁,还表现在行为举止怜悯他人至细小动物上。勇:从甬从力。力及所至,生命勃发。也就是气、力、心同时达到最大的力量,全身配合才能作好事业。在《论语》中勇可以分为三类,与儒家推崇的“仁”、“义”、“礼”可以相提并论,在为人类谋正当事业的时候,所呈现的“仁”、“义”、“礼”、“智”、“信”才是真正的勇。
那么,智、仁、勇的能量来源于哪能里?首先是来自亲人的力理,你对亲人予以物质和精神,就能产生无穷的能量,正如父母爱子女是没有条件的。其次是不懈地诵读经典,从中了知宇宙的各种规律,从而有正确的信仰,不断累积经验和智慧。如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玄奘法师,有了坚定的信仰后,为究佛理和践行,西行取经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走了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回到长安后又刻苦翻译佛经,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还将中国《老子》(即《道德经》)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入世界各地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再次是动手能力和感知力强,身心灵合一,把能量转化为智慧,常看他人好处,就可以看见深层次因和果;正能量足够覆盖情绪,天性显现,真心也就显现了,明白原来一切都是因果,应当如是,接受了就了了。
智、仁、勇在信心、力量和影响力表现出有差别的原因,在于是否只羡慕人家,当下不注重笃定力的培养,在主动、用心、乐做上下功夫。纵观历代圣人,无不是主动、用心、乐做所成就的。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能有多种才能,是他自己从小主动去读书,用心和乐于做好每件事。孟母为利益孟子学习三迁居家,同样具有主动、用心和乐做,才使孟子成才。佛教界三藏大师唐玄藏、慧能大师无不是从小有志向,在主动、用心和乐做中积累出来的。正如《陶行知全集》第3卷44页有段话说的那样:我们要在行动中追求真知识。遇到困难不能不思想,思想贯通便取得了真知识。正是这样正知正见,便走上了创造之路,事业就能成功。
疾病产生原因及对治方法
有人说,人类疾病从大体上说,就是一种病,那就是细胞病。一切生理上的疾病皆是细胞发生病变、变异或衰竭导致的。佛教纵观宇宙规律发现:疾病其实有三种,凡是用药平衡身体缺少的元素能很快治好的病是生理上的病,如伤风感冒,饮食不当、受寒拉肚子等。凡是需要漫长改变自己行为的病,是业力病。这些病表现在多方面,老年痴呆、三高病、糖尿病、疯湿及其它慢性病,那是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逐渐形成的,如暴饮暴食、抽烟饮酒、久坐不动、长期埋头看手机,敲二郎腿、长期深夜不睡、不适时喝白开水等,必须药物和行为改变。突发性怪异病,药物和行为改变都无法治好的,就是冤业病,是冤亲债主讨债或附体呈现的现象,需要物殊的方法交流和解除冤业,超度冤亲债主才能除病。如一位法师膝盖上长的人面疮,可吃饭,可说话,就是治不好。直到有位高人看到了冤业附体,让他深深忤悔后,用某处山泉水洗三天后,膝盖就完好如初。还有就是情志病,因情绪变化得病,如男女痴情而得不到对方疯了。在达州最的最后一天,有个义工脖子疼,危老师问明详情后,让该义工从内心真诚忏悔反省,第二天到大竹听课时就好了。所以,佛经上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古人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见病治病,肤浅之见识。此话就是说明一切病应先找病源,也就是因。那么,影响健康因素有哪些?综合起来无非是环境恶劣、恶习较多、饮食不当、起居失常、情绪失控、丧失信念、祖上无德、业力不善、冤业太大。一头公牛连杀四人的故事就是冤业太大。有四个商人某天到一老太婆家投宿,四人见她身单力薄顿起歹意,不给住宿费,还抢劫了老人贵重财物。老人气得发了毒誓:一定要杀四恶人讨债。她死后变头大水牛,先到首个策划商人家中,有天原商人牵牛去放,走在崖边时,水牛发狂将商人抵在崖下摔死了。家人见此牛太烈,低价卖给了别人,在耕田时,水牛又将打它的商人抵在水田中闷死。这家人决定将牛杀了,屠牛匠正去拿绳想捆绑牛时,牛猛将他抵死在墙上。牛被杀了后,有人想要完整的牛头骨就买回家饰品,中途累了就把提着的牛头挂树上,坐在牛头下面休息,谁知拴牛头的绳子断了,掉下来又把此人给砸死了。有人查明这头牛连杀死四人的因果,正是过去世那四个作恶的商人。
综合多方面因素,人要健康不生病,至少要从六个方面去做。随时真诚忏悔过去所作的罪业;内心宽恕别人的过错,因为冤冤相报没有休止;应时常感恩一切,感恩天地、水火、父母、众生及物资才得以生存;常发好愿,祈愿世界和平、人民健康,刀兵熄灭,因为愿力大于须弥山,能利及于人。如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的五百愿,愿愿都是愿他人脱离苦海;把自己交给大自然,舍得布施,越舍越舒心,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不烦恼。
百病由心生,但百病也由心解。心有结气不顺,血脉也不畅,自然生病。秉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得让人,不让人伤身。只要我们在常生活中不着急,不上火,不生气,不争不贪,不抱屈,不怨人,不后悔,就不会阴降阳伤。人的疾病是心灵制造出来的假象,传递某种信息而已。《金刚经》中讲: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疾病是一个警报,要正视它,化解它,警报就会消除。重病或绝症都有因缘:就是某种怨和恨太重。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和怨,解不开恨和怨,就有治不好的病。当恨和怨都没了,病也一起消失了。化除病的要诀就是寻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修心法门有两诀:一是放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是回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真正知晓“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穷人;贵人不动禀性,动禀性便是贱人。贤人不生气,生气是愚人”的道理。这就是气、性、病三者的关系。
短短三天,危老师把家庭幸福的密码简单明了地破解了,只要你读懂这些,并认真实践,人人必定少生病,家庭必定受祖辈福德庇护,幸福还会远吗?(王忠权 蒋孙安 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