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这个特别的历史时刻
作者:王中诠 来源:原创 发表于:2023年06月15日 文章点击数:1116 【打印】
6月10日,达川区石桥镇阳光普照,荷花飘香;欣欣向荣,推陈出新。在金龙狂舞,吉祥如意的时刻,与会人员相约“千年古镇 红色石桥”,齐聚魅力四射,具有两个世纪校史的原宝善书院——达川区双石片区文化传播中心,共同厚植砥砺初心使命的家国情怀,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见证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达川分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的隆重成立。中国国画院常务副院长兼四川分院院长、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萧华,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陈长春,古建筑设计专家、执行会长李涛,达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波,石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柏雨鑫等领导及十五个民间文化组织的成员共计150余人参加了大会。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忠权、达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杨涓澜分别主持成立仪式和文艺展演。
一
四川省武术协会法门武术研究会会长,达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达州市宝善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德海首先致词,除感谢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达川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表示要努力把宝善文旅有限公司经营好,发展好。
执行会长李涛代表促进会宣读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关天成立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达川分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的决定》文件,并与会长陈长春一同为分会授牌。陈会长代表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向达川分会赠启动资金3000元。
柏镇长代表13万石桥人,对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达川分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的成立表示最热烈地祝贺!并表明宝善文旅有限公司在文化传承方面是开起了达川区乃至达州市的先河,镇党委、政府一定要全力支持,力争让石桥系列非遗文化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在四川武术界,姚德海不仅自幼练武,更习书法,致力研究中医,其书法更有造诣。为陈会长赠“传承传统文化、铸就民族之魂”墨宝,可谓一拳一世界,一字一春秋,一生一文武。
接着,陈长春会长在讲话中道:今天这个成立大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说明达州市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令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激动!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和灵魂。达川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区,也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法门武术、耍火龙、翻山铰子等非遗文化;中国红色第一街等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达川区的独特文化符号,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广、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提升全市人民文化素养为终极目标。我们要以达川区分会成立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传承和喜爱传统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弘扬和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焕发出更新更强大更有鲜活的生命力。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悟得很深,透彻了解达川区石桥镇文化的区委宣传部吴波副部长,如数家珍般向参会领导介绍了石桥文化。他认为: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兴盛为强大支撑;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繁荣为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总动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共同责任。文化是岁月沧桑的印记,是民族生命的密码,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源泉,是赓续血脉、世代相传的底气和动力。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达川分会的成立,标志着分会既是文化源头的守护者,又需要快马加鞭、与时俱进,做一个真正意义上有文化,爱文化,懂文化,服务文化事业,助推文化产业有建树和卓越贡献的文化人,还要做到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激发民族文化创新的人。石桥镇挖掘的民俗文化、非遗文化、本土文化艺术的舞彩龙(龙腾盛世)、威风锣鼓、法门太极拳、腰鼓、翻山铰子、法门武术等,也只是极少的展示。诞生于春秋时代属巴国的石桥古镇, 秦属益州,汉代建场,迄今有2000多年历史, 隋唐时代两度设为“太平县”、“柳杨县”,有“湖广填川”八省九府十三州移民联建的宗祠,那时平昌的白衣、涵水,现达川有石梯、桥湾都属于石桥镇管辖。可见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有叹为观止的明清四大“孝节”牌坊,象征文明的“宝善书院”;有溜光圆滑的“青石街道”,虚掩窗扉的骑门柜台、穿梁斗隼的民居四合院,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代表各个时期的桥文化:列宁街38幅红军石刻标语,红九军政治部、宣达战役指挥部、红军兵工厂、红军俱乐部、红军医院遗址等,有小红军与列宁街、红军夜刻标语、红豆梁保卫战、捐机寨八勇士、激战瓦石坪等脍炙人口的红军故事:三大省级非遗“烧火龙”、“翻山铰子”、“法门武术”,即将失传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烟火架”、“川剧座唱”、“高台子”,有法门、字门、洪门和礼门民间四大武术流派;有白衣炸鱼、桥湾水煮鱼、石梯蒸鱼、豆干、凉粉和珍珠豆瓣,石桥米酒鱼、烤鱼、易记羊肉、麻花、馓子、平桥泡吧、何德板鸭,石桥特色的八大碗、坝坝宴,压断街的小酒作坊及香喷喷的二篓酒。一口气把石桥镇种类众多、历史久远的优秀传统文化展列出来。石桥镇文化是达川区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烧火龙之乡”、“特色艺术之乡”、“红色旅游重镇”、“民俗文化体验区”等,真是殊荣众多、实至名归。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双石片区文化传播中心及达州市宝善文旅有限公司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依法运营、创新示范、持续发展。严格遵循精准定位,静态展陈、动态展演;专业运营;边建边推,不等不靠,自谋生存和发展;做好健身、商业、康养、研学和培训相结合;文旅融合,以文兴旅,以商促旅;外出交流,川渝融合、对接巴(中)万(州)绵(阳)宣(汉);常演长新,各类节庆总结创新。石桥镇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全面传承,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市、区相关单位(部门)的鼎力支持,石桥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厚爱,社会各界的通力配合和宝善文旅公司全体成员的精心谋划与辛勤付出!
祖籍大竹县人的萧华院长,代表中国国画院对达川分院的成立表示真诚祝贺!他谦虚地表示:将好好学习和感受家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做法和氛围,并尽力推荐到全国各地去。
二
节目展演首先是喜庆激越的舞彩龙。舞出了达州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石桥人敢于争先的精神!随着民乐节凑响起,龙头在龙珠的引领下,带领着龙身、从龙至尾一起舞动,以扭、挥、仰、跪、跳、摇等姿势,完成八字舞龙、奔跑游龙、穿腾跳跃等,栩栩如生地诠释了龙的精、气、神。

威风锣鼓队,更是气势磅礴,催人奋进。鼓声刚柔相济,回荡起伏,时而缠绵婉转,曲折悠扬,象山间小溪,潺潺流水:时而紧锣密鼓,搅地荡天,似虎啸雷鸣,声震长空。严谨流畅,悦耳动听,雅俗共赏。乐器音域宽广,声若洪钟,深沉浑厚。
随着“咚隆隆镲,咚隆隆镲”鼓点响起,表演者腰挂小鼓翩翩起舞,敲起腰鼓唱新歌.热情洋溢展新颜。这是石桥人百年来的喜爱曲目,表演时边舞蹈边鼓击,表达喜悦心情,以示祝福与吉祥。




法门太极拳是古老的法门武术拳学体系之一,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项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2014年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法门太极拳具有内外兼修,以静制动,借力发力,刚柔相济的特点。动如行云流水,舒缓自然,刚柔相合,行息互引的武术风格,深到群众喜爱和追捧。
翻山铰子是种挥舞和击打铜质小镲“铰子”的男性舞蹈,主要流传于达川区石桥古镇一带。铰子原是当地巫师使用的法器,人们遇到灾病就请巫师打铰子,以风趣优美的各种动作驱赶鬼神成了习俗。明末清初,翻山铰子演移在婚嫁、寿诞等喜庆场合,逐步形成舞蹈样式。根据放长和收短铰绳动作而区分为“长绳铰”和“短绳铰”。其打法由打、擦、翻、转方式构成,有“白鹤亮翅”、“风吹杨柳”、“团鱼晒壳”、“青蛙晒肚”、“扑地莲花”、“跑马射箭”等四十多个形象化名称。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川渝毗邻地区群众体育赛后,荣获四川省、重庆市体育局、达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最佳展演奖,被央视4台、13台报道。





法门拳古朴无华、拳法潇洒自如,亦有行云流水,拳功结合、松紧自然。注重练气,以意导气,以气引领四肢为主。其拳法招式下手稳实,拳腿稳健,进退有法,以柔克刚,一气贯通,动中有静、静中带气,以气催力,以柔为主,身法起落有方,出手有度,左右相连,含而不露之势。法门拳有七种拳法,三种掌法,三种腿法,两种摔法,两种拿法,一种靠法,实战性很强。曾应邀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四川省传统武术名人明星争霸赛、巴蜀国际武术交流大会,斩获本项目金牌及“名家展演一等奖”。何斌发、何忠精彩绝伦的法门内气功表演堪称一绝。一人用米长大刀刃竖胸肉前,一人持钢管使力打击刀背,只见胸膛红印没有血流。何三全表演的“头粹钢板”硬功昭显,长两尺、宽两寸,厚半分生铁板持手,只听一声吼,生铁板触及额头瞬间,碎成数块。
三
展演结束后,参会领导在吴副部长的引导下,参观了达州市宝善文旅有限公司、达川区本地非遗研学基地,宝善书院,石桥文化陈列馆、法门武术会馆等。一行人在呈副部长证解说下参观,最后来到书画室,萧华院长挥毫留下墨宝,为分会书写“传承千秋”四个大字相赠,传促会尹杰副秘书长也书写了“弘扬传统文化”六个字相赠,并留下了几幅墨宝。
四
下午参观完列宁街后,由王秘书长组织各位领导、嘉宾和各非遗文化项目负责人,召开了总结交流会议,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小总。分会会长姚德海宣布了分会班子组成人员名单。陈会长讲了弘扬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仁、义、礼、智、信、忠、孝”七个字,简单诠释了在生活中如何做好。吴副部长认真总结整个活动好的方面和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并提出了“学习、协作、感恩”六字要求。萧院长说,参加完整个活动,我只有感概和使命。感慨的是:四川的传统文化,达州在传承;奋进的达川,石桥在先行。我的使命是为“一带一路”事业寻找好的文化素材,但愿能让达州石桥镇的非遗文化为“一带一路”增添新的光彩!




出席成立大会的还有,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王道先、高俪元,副秘书长胡海军、尹杰,常务理事李海英、李雨芯;达川区石桥镇列宁街小学副校长潘光英,达川区石桥书画摄影艺术研究协会会长张大伦等。(王中诠 摇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