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挖掘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非物质文化挖掘>>正文

见证达州、巴中文旅推介促进旅游康养大发展

文化赋能搭桥 交流合作共赢

作者:王忠权 李涛 来源:原创 发表于:2024年04月24日 文章点击数:545 【打印】

 

文化赋能搭桥  交流合作共赢

见证达州、巴中文旅推介促进旅游康养大发展

为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文化赋能旅游,增加经济发展点,达州、巴中两市用文化赋能旅游,互相交流,合作共赢。由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牵线,促进两市旅游合作,进一步提高文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两市旅游资源,开发和挖掘新的旅游资源,422日下午,由达州、巴中两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等单位承办的“达州—巴中文旅推介交流会暨“度假胜地·红色通江”文旅康养推介活动,在达州市文旅大数据中心隆重举行。达州市文体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启兵、三级调研员杨凡:巴中市文广体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虎,通江县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光明,通江县文广体旅局、文旅协会负责人,通川区、万源市、宣汉县文体旅游局分管负责人及文旅推介人员; 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邀请了四川能投文旅集团、四川锦绣新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乡情协会、市老年协会、市中小微企业商会、市摄影协会、市创作办公室、市美术协会、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雕塑协会、市机关老年体育协会、市广告协会、市田园艺术团、中应建设集团达州公司、市现代农业联合会、深圳百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中国舆情网、中国网记者70多人参加。会议由李卓主持。

 

会上唐启兵副局长首先致欢迎词:今天有幸迎来了达州-巴中文旅推介交流会在我市举办,我谨代表达州市文体旅游局,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地感谢!达州,古称通州,与巴中同为革命老区和川东北重镇,地处川渝陕三省市结合部,既是700万人口大市、也是资源富市、工业重镇,享有“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中国气都”之美誉。与巴中同为四川东出北上的“门户城市”,是成渝、关中-天水、大武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连接带,历为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达州生态优美,境内有堪称“人间仙境”的巴山大峡谷,有被称为“川渝之巅”“西南奇胜”的八台奇峰。近年来,不断加强文旅资源开发、完善基础配套、打造精品景区,初步建成了以八台山·龙潭河、巴山大峡谷为重点的四季旅游产品体系,4A级景区15个,3A级景区19个,2A级景区1个。逐步塑造了“巴风賨韵·水墨达州”的文旅品牌。两市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经济相融,是人文相亲的好邻居、协同发展的好伙伴。两地同属川东北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既是省委的明确要求,也是两市人民的共同愿望。长期以来,两地在市场开发、客源培育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先天优势。我们要通过深化沟通协作,建立引领更有力、服务更有效、联系更紧密的文旅宣传营销联动机制,加强文旅“信息互推、客源互送”,共推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两地文旅发展共同体,形成抱团优势、凝聚发展合力,实现两地文化旅游业共同繁荣。

副局长石虎致辞称:最喜人间四月天,风暖花香为君来。我们相聚达州,共同举行举办这次推介活动,我谨代表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支持巴中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达州、巴中原是一家人,同为巴文化发源地,分市后成兄弟。在革命战争年代,两地巴山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义无反顾、前赴后继,书写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辉煌历史。今天两地依托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共塑区域文旅品牌,共同推进区域文旅交流,续写着川东北的长久情谊。巴中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画卷、旖旎秀美,拥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和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是中国气候养生之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最美生态宜居典范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市,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天然氧吧欢迎您来巴中观光考察,362万老区人民热情欢迎你们来领略美丽的自然山水,品味厚重的人文历史,见证强劲的发展势头!让两地共塑区域文旅品牌,续写川东北文旅合作的美好诗篇。

 

接着观看《诗意山水 红色巴中》《通江美》《如果可以我把通江邮寄给你》等文旅康养宣视频传片形式全方位展示了通江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壮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民俗风情。发布了通江“绿色休闲观光游”“红色文化研学游”“巴适康养度假游”3条精品旅游线路。四川能投文旅集团严增华推介了通江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金牌讲解员彭香讲述《娃子·你是谁?》,宣汉县、万源市、通川区文旅中心分别推介文旅资源,受到与会领导、嘉宾的青睐和好评。

达州市中小微企业商会会长、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李涛以题为《用好文旅资源、再续达巴前缘》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我会为通过这个推介会,构想将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家宋小武,会长陈长春,秘书长王中诠和我等6人专程参加会议。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积极培育文娱旅游新的消费增长点。文旅深度融合,是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不断展示出来,增强广大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达州和巴中本为一家,血脉相连,语言相通,性格相融,共享巴文化盛宴,共有红色文化故事和自然风景魅力。我们要共同遵循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规律,铭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旅游的生命,没有文化的旅游点就是耍流氓的景区。希望文化、旅游行业,尤其是两市政府要进一步优化两地旅游要素资源配置,激发丰富旅游市场活力,推进两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统筹两地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同旅游业融合发展,走出新的旅游运营之路。      

通江拥有“一府三乡”之大名享誉中外(中国第二大苏维埃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溶洞之乡、中国银耳之乡),非常值得达州人去游玩,要是带上小孩去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祭拜全国最大的川陕革命烈士陵园,让更多人明白祖国的江山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万源独特的自然风光、万源保卫战陈列馆、八台山风景区,宣汉的巴山大峡谷、王维舟纪念馆,罗家坝遗址,通川区张爱萍故居、青宁草原,达川区真佛山、铁山国家级公园、石桥古镇列宁街,开江黄金花海、千年古刹金山寺,大竹五峰山、云雾山寺、东汉醪糟,渠县沈府君阙、云峰塔、賨人谷等,也值得巴中人旅游了解。由此可知,文化赋能旅游产业,乡村振兴及社会发展的作用愈加显著。

巴中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和达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还签订了《巴中达州文化旅游体育合作协议》;通江县文化旅游协会与达州市旅游协会签订《通江达州旅游协作发展协议》。两地旅行社进行了交流洽谈,将以“政策互惠、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品牌互铸、资源互享”的合作模式来发展和促进两地的文化旅游事业。通江县文广旅局还与达州部分参会旅行社进行沟通对接,成功达成多项意向性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拓展川东北片区客源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座谈会上,副局长石虎认为召开这次推介会,是依托两地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共塑区域文旅品牌,让两地更多人了解巴文化,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旅游等旅游资源。两地文旅部门将携手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更多的线路产品,让巴中,达州文旅产品走出川东北,走出四川,走向中国,让更多的游客朋友领略两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

达州市文体旅游局三级调研员杨凡表示:我们将通过出台引客入达奖励政策、推动川东北五市文旅信息互推、客源互送、优化文旅营商环境等措施,做细做实文旅宣传营销,让达州文旅走出全省全国,为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贡献文旅力量。

通江县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县文保中心主任王敬说:与宣汉、通川、万源同仁们的交流,了解了达州更多的优质旅游资源,也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和典范。我们要做实精品线路,丰富旅游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通江,走进通江,更好地爱上通江,形成抱团优势、凝聚发展合力,两地文化旅游业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宣汉县文体旅局机关党委书记蒋召涛感悟:这次交流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更多了解了兄弟县重点文旅资源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宣汉作为天府旅游名县,我们要进一步叫响擦亮名县品牌,深入挖掘特色文旅资源,推出巴文化研学游,康养度假游,生态观光游等特色旅游产品,让更多人喜欢上宣汉县。 王忠权 李涛 胡海军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 邮编:635000 联系电话:0818-00000 传真:0818-0000000
Copyright @ 2016 -2030 达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 蜀ICP备000000号